光沿直线传播,但是有了光纤,那么光纤可以“横着走”!
光纤凭借其高带宽、低损耗、抗电磁干扰等特性,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骨干网 、医疗内窥镜与激光手术 、工业自动化与传感器监测 、军事雷达导航与保密通信 、交通监控与光伏系统等领域,成为支撑现代信息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。作为光学工程师,光纤知识是绕不开的,这里对单模光纤及多模光纤进行讲解,看完区分二者没问题了!
一、单模和多模的物理差异
1、纤芯直径
单模光纤:纤芯极细,仅 8-10微米(约为头发丝的1/10),包层直径统一为125微米 。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极小(约0.3%),通过归一化频率限制仅允许基模传播。
多模光纤:纤芯较粗,为 50或62.5微米,包层同样为125微米。较大的纤芯允许多种光模式共存,但折射率分布更复杂(阶跃或渐变型) 。
2、护套颜色标识
单模光纤通常采用 黄色护套,多模光纤则根据类型使用 橙色(OM1/OM2)、湖蓝色(OM3/OM4)或 水绿色(OM5)护套 。
二、传输特性对比
1、传输模式与色散
单模光纤:仅允许基模(HE11模)直线传播,无模间色散,信号畸变极小。色散主要来自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,可通过零色散波长设计优化 。
多模光纤:支持数十至数百种传播模式,不同模式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差异导致模间色散,显著限制带宽和传输距离 。
2、带宽与传输距离
单模光纤:理论带宽无限(仅受材料限制),实际支持 100Gbps以上 传输,衰减低至 0.2dB/km,适合超长距离 。
多模光纤:带宽受限于模间色散,典型值为 2.5-28GHz·km(OM5可达28GHz·km),传输距离通常 <1公里(OM5最长支持500米@100Gbps) 。
3、光源与信号质量
单模光纤:需使用激光二极管(LD),光谱纯净(如DFB激光器),波长集中在 1310nm或1550nm,信号稳定性高 。
多模光纤:采用LED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(VCSEL),波长多为 850nm或1300nm,光信号发散性大,成本低但易受干扰 。
4、性能与成本
单模光纤在3000英尺距离下仅损失 6.25% 信号强度,而多模光纤损失高达 50% 。单模系统光纤纤芯加工精度要求高,且需配套激光器、高精度接收器等,整体成本为多模的 5-10倍 。多模系统制造工艺简单,光源和接收设备成本低,适合短距离场景的性价比需求 。
三、关键设计参数
1、归一化频率(V参数)
单模传输需满足 V < 2.405,通过纤芯直径、波长和折射率差计算得出,确保仅基模存在 。多模光纤的V值远高于此阈值,允许多模式共存 。
2、截止波长
单模光纤的 截止波长(λc)是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波长,若实际波长小于λc,则可能激发高阶模
知识点:模间色散
文中加粗加蓝的知识点,都对应的是模间色散。
单模和多模光纤的差异,在于单模光纤仅允许基模,而多模光纤有高阶模,那么这个限制原理是基模唯一性原理。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(通常为8-10μm)与光波长(如1550nm)处于同一量级 。
根据波动光学理论,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(V参数)满足
V=[(2πa)/λ]*(n1*n1-n2*n2)^0.5
时(a为纤芯半径,n1、n2为纤芯与包层折射率),仅允许基模(HE11模)传播,高阶模式被截止 。这一条件通过纤芯尺寸的严格设计实现,从根源上消除了多模共存的可能性。单模的V < 2.405,这也就是为什么单模仅允许基模的原因,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模存在模间色散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