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自准直仪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时间:2025/6/18 22:44:18   作者:Leslie   来源:正势利   阅读:88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自准直原理(autocollimation):自准直是指一束光通过光学系统照射到一个反射面上,从该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光线沿原路返回光学系统,最终成像在与光源相同的位置。第一大步:初步对准第二大步:锁定目标应用场景举例:自准直仪的其他应用:

    “对准”是一件看似简单却极其重要的事,无论是复杂光学系统的调试,高精度机床安装,平行导轨的安装,还是粒子加速器中磁体的排列,如何让目标在空间中“对得齐”,往往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成败。

    自准直仪是一种高精度对准工具,它通过望远镜与光源的结合,让我们可以“看到”目标是否处在一个精准的直线上,精度可以达到微米或者亚角分。

    自准直原理(autocollimation):自准直是指一束光通过光学系统照射到一个反射面上,从该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光线沿原路返回光学系统,最终成像在与光源相同的位置。常见的自准直如下图,当目标表面与自准直仪垂直时,就实现了光线的自准直。

    自准直仪对反射镜的倾斜角度敏感,如果反射面与光轴存在夹角(a),反射光线将以2倍夹角(2xa)偏离原光路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    自准直仪基于自准直原理及特性,利用望远镜发出一束平行光,如果这束光被垂直反射回来,则说明反射面(或者目标面)的法线与望远镜光轴重合。如果目标面有中心标识,可将其中心调整至光轴上,那么目标面便与自准直仪/望远镜共轴。以此类推,如果将不同目标都调至与自准直仪共轴,那么所有目标将实现高精度对齐。

    本文以Davison Optronics D-275为例,讨论自准直仪的结构与使用。该自准直仪利用分束镜,将等光程的两个靶标在空间位置上分开。两个靶标分别是目镜靶标与目标靶标,其中目镜靶标为十字叉丝,目标靶标为圆环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在使用自准直仪之前,先回顾一下基本概念:

1. 光线在反射面上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,镜面反射,散射,逆反射(回射)。

2. 镜面反射:镜面反射对镜面的倾斜角度非常敏感。即轻轻转动镜面时,出射光线将以2倍于倾斜角的方向出射。

3. 散射:光遇到粗糙表面或微小粒子后,朝多个方向扩散。

4. 逆反射/回射:光照亮物体,反射光沿原光路返回。但是反射光不受目标角度的影响,当旋转目标时,目标的像位置不变,只有亮度发生变化。日常生活中,交通标识的表面就是利用光线的回射现象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下面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自准直仪,主要分为三大步:初步对准,锁定目标,精准对齐(调至共轴)。案例中使用平面反射镜进行演示,现象直观便于理解,实验装置如下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第一大步:初步对准

1. 将目标放置于自准直仪前方,暗室的时候,可以看到自准直仪出射的光斑照亮目标物体。或者有些高级的自准直仪,配有激光束,作为光轴的参考线。

2. 调整自准直仪的焦面,将其聚焦在反射镜的表面。此时,可以使用白色卡纸辅助对准。卡纸表面粗糙,可以产生散射,前后移动卡纸,很容易在视场里看到卡纸表面纹理以及轮廓。缓慢调整焦距调节旋钮,使其对卡纸成清晰像,即自准直仪对有限距离的目标成像。此时,自准直仪发射的光束在镜面附近成像,可以在卡纸上看到圆环靶标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第二大步:锁定目标

3. 移开卡纸,继续调节调焦旋钮,将自准直仪进一步聚焦到反射镜表面。当聚焦时,可以清晰看到目标标靶的圆环像(因为圆环像的光线在反射镜表面发生回射)。利用卡纸的一角,靠近反射镜的中心,那么自准仪可以同时看到卡纸的散射成像以及反射镜的回射图像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此时,光线在镜面发生回射。根据回射特性,当转动反射镜时,图像位置不变,仅亮度发生变化,如下图所示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如果反射镜与光轴的倾角比较大,那么圆环的像就会很弱。一旦圆环出现,可以尝试调整反射镜的倾斜,让圆环像变的更亮。这一过程也使得反射镜与光轴的夹角变小,缓慢接近自准直状态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左侧图像亮度暗,说明夹角较大,右侧图像变亮,说明反射镜法线与光轴夹角变小

4. 将自准直一仪的调焦旋钮顺时针转动,直至转动到底,即将自准直仪的焦面调至无限远,此时出射光为平行光。此过程,反射镜表面的圆环像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平行光束照射目标表面,十字叉丝仍可见。如果暗室观察,反射镜上的光束由圆环变为均匀的光斑。

第三大步:精准对齐

5. 暗室条件下,可以看到准直光平行入射到反射镜,并发生镜面反射。可以使用白色卡纸观察反射光线,沿着反射光线移动卡纸,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可以回到自准直仪。

6. 初次调整,非常小的概率反射光线会回到自准直仪。此时,需要根据反射光斑与自准直仪的关系,调整反射镜倾角或者自准直仪的角度,直至反射光回到自准直仪。

7. 当反射光线进入自准直仪,视场中将看到反射回来的圆环靶标,即为自准直成像。微调自准直仪的高度和角度,直至反射光环落在十字叉丝上。此时,目标反射镜与自准直仪垂直,或称为反射镜与自准直仪共轴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应用场景举例:

8. 如果需要将多个目标调至对齐或者共轴。在完成上面的步骤后,准直仪与反射镜形成的一条看不见的精确基准线。固定自准直仪,在自准直仪和平面反射镜中间加入待调节目标(S),重复上面的步骤,仅通过调整目标 S 的位置和角度,则可以将目标 S 与自准直仪的共轴。那么目标 S 则与示例中平面反射镜实现了中心对齐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9. 在一些情景下,如果不将反射的目标标靶调至十字叉丝,那么通过度读十字叉丝中心和反射环形靶标的中心,既可以测量出反射镜与光轴的夹角。利用这一原理,可以实现角度的精确测量。例如下图,最外环落在十字叉丝中心,则说明被测目标的法线与自准直仪的光轴存在15角分的夹角。利用该原理,沿光轴方向移动目标反射镜,则可以测量工作台的水平度。

自准直仪:原理、结构、应用

自准直仪的其他应用:

如果理解了上面的原理,那么就可以理解如何利自准直仪实现其他场景下的高精度对齐,平行度调整,直线度测量以及角度的测量。

应用案例参考: 

https://www.brunson.us/blog/post/optical-tooling-techniques


标签:原理 结构 应用 

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作者QQ及微信:49922779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相关评论
QQ交流群:120100441    QQ客服:49922779 闽ICP备0100868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