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光学系统设计阶段评价成像质量的方法有哪几种?
光学系统设计阶段像质评价方法有:
一、几何光学方法
包括几何像差、波像差、点列图、几何学传递函数等。
基于光线追迹理论,忽略衍射效应,适用于大像差系统初阶优化。
1、几何像差:
通过计算光线与理想成像路径的偏离量来评估像质,包括球差、彗差、像散、场曲、畸变、色差等七大类。每种像差对应特定成像缺陷(如球差导致中心弥散),量化值为波像差(单位:波长 λ)或横向像差(单位:μm),设计目标为各视场像差值趋近于零。
2、波像差(Wavefront Aberration):
描述实际波面与理想球面的偏差,常用 RMS 值量化。当波像差<λ/4时,系统接近衍射极限。通过泽尼克多项式分解各阶像差,平衡低阶像差(如球差、彗差)与高阶像差的校正优先级,适用于小像差系统精密优化。
3、点列图(Spot Diagram):
追迹大量光线在像面的落点分布,通过几何能量集中度(如均方根半径、包围能量百分比)评价清晰度。适用于照相镜头、投影系统等大像差系统的直观优化,可显示散斑形态(如彗差的彗星尾、像散的椭圆斑)。
4、几何光学传递函数(Geometric OTF):
基于光线斜率分布计算空间频率响应,输出调制传递函数(MTF)和相位传递函数(PTF)。计算速度快,适用于初始设计阶段快速评估分辨率;但对高频衍射效应不敏感,无法反映近衍射极限系统的真实性能。
二、物理光学方法
包括点扩散函数、相对中心强度、物理光学传递函数等。
引入光的波动性,考虑衍射效应,适用于近衍射极限系统的高精度评价。
1、点扩散函数(PSF):
点光源经系统后形成的衍射斑强度分布,理论上理想系统的 PSF 为艾里斑(Airy Disk)。艾里斑能量占比越高,成像越锐利,常用于激光聚焦系统、高分辨率显微物镜设计。
2、相对中心强度(斯特列尔比,Strehl Ratio):
实际成像中心强度与衍射极限理想像中心强度的比值(范围 0~1)。SR≥0.8时,系统可视为衍射受限;SR 越低,表明像差导致的能量弥散越严重。
3、物理光学传递函数(Physical OTF):
通过PSF傅里叶变换得复函数 OTF(f) = MTF(f) · eiPTF(f)。MTF(调制传递函数):表征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传递能力,MTF=1 表示无对比度损失,MTF=0 表示完全无法分辨。PTF(相位传递函数):反映相位畸变,影响成像的位置精度。光学设计的 “金标准”,可精确评估系统从低频到高频的综合像质,尤其适用于精密光学系统(如光刻机物镜、天文望远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