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望远镜

一、折射式望远镜——伽利略式+开普勒式

时间:2024/3/2 21:19:46   作者:郑士利   来源:正势利   阅读:399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按观测波段分类射电望远镜、红外望远镜、光学望远镜(可见光望远镜)、紫外望远镜、X射线望远镜和γ射线望远镜。光学望远镜按光路设计又可分:折射式望远镜(伽利略式、开普勒式)、反射式望远镜(牛顿式、卡塞格林式)和折反射式望远镜(施密特-卡塞格林、马克苏托夫-卡塞格林)。折射望远镜(refractingtelescope)是一...

按观测波段分类

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光学望远镜(可见光望远镜)、紫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

    光学望远镜按光路设计又可分:折射式望远镜(伽利略式、开普勒式)、反射式望远镜(牛顿式、卡塞格林式)和折反射式望远镜(施密特-卡塞格林、马克苏托夫-卡塞格林)。


    折射望远镜(refracting telescope)是一种使用透镜做物镜,利用屈光成像的望远镜。

折射望远镜工作原理

    折射望远镜,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所产生的望远镜。

    本视频将系统地简介折射望远镜的基本原理:光来自于我们所见到的物体,然后,它通过了望远镜的镜片后,集中于焦点上,然后再向望远镜目镜射去,产生影像重生。

    根据光路的不同,折射望远镜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两种。通常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较小,即焦距长,底片比例尺大,从而分辨率高,比较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(如测量恒星的位置、双星的角距等)。折射望远镜最初的设计是用于侦查和天文观测,但也用于其他设备上,例如双筒望远镜、长焦距的远距照相摄影机镜头。较常用的折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两种形式:即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,其优点是成像比较鲜明、锐利;缺点是有色差。

原理:折射式望远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,其物镜为一个凸透镜或透镜组,物镜将入射的光线折射汇聚于一点,产生一个实像,再由目镜将实像放大,进入人眼。折射式望远镜由此得名。

物镜(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组成):接收来自远处的光线,并通过折射将其聚焦到焦点上。

折射望远镜的特点是:镜筒长,有色差,部署安装容易,适合入门,重量一般不太重

    折射式望远镜是最原始的光学望远镜形式,一般包含做为物镜的凸透镜和目镜两个基本的元件,物镜将光线折射汇聚在光轴的焦点上,这样可以使远方的物体放大,早期的折射式望远镜使用非消色差透镜,所以往往需要使用非常长的焦距来减少色差,经典的非消色差望远镜有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。现在的折射式望远镜使用消色差透镜来矫正色差,大体分为消色差望远镜和复合消色差望远镜。

发展历史

    折射镜是光学望远镜最早的形式,第一架实用的折射望远镜大约在1608年出现在荷兰,由三个不同的人,密德堡的眼镜制造者汉斯·李普希和杨森、阿克马的雅各·梅提斯,各自独立发明的。伽利略在1609年5月左右在威尼斯偶然听说了这个发明,就依据自己对折射作用的理解,改进并做出了自己的望远镜。然后伽利略将他的发明细节公诸于世,并且在全体的议会中将仪器向当时的威尼斯大公多纳托展示。伽利略也许声称独立地发明了折射望远镜,而没有听到别人也做了相同的仪器。

    但这种望远镜成的是正像,出射光瞳在目镜与物镜之间,视场较小,且不便安置瞄准叉丝,因而在天文上用得不多。 以后开普勒提出用凸透镜作目镜的望远镜称为开普勒望远镜。由于开普勒望远镜中出射光瞳在目镜外面,能获得较大的视场,此外有可安置瞄准叉丝,像的正倒对天文观测并无影响,因此,从十七世纪中叶起,天文学家普遍采用开普勒望远镜。

1、伽利略式望远镜

    与伽利略设计出来的原始形式相同的望远镜都称为伽利略望远镜。他使用凸透镜做物镜,和使用凹透镜的目镜。伽利略望远镜的影像是正立的,但视野受到限制,有球面像差和色差,适眼距(eye relief)也不佳。

2、开普勒式望远镜

 开普勒式望远镜是开普勒改善了伽利略的设计,在1611年发明的。他改使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而不是伽利略原来用的一个凹透镜。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从目镜射出的光线是汇聚的,可以有较大的视野和更大的适眼距,但是看见的影像是倒转的。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更高的倍率,但需要很高的焦比才能克服单纯由物镜造成的畸变。这种设计也使用在显微镜在焦平面上(用于测量被观测的两个物体之间角距离的大小)。

一、折射式望远镜——伽利略式+开普勒式

射望远镜原理示意图


标签:折射 望远镜 伽利略 

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作者QQ及微信:49922779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相关评论
QQ交流群:120100441    QQ客服:49922779 闽ICP备0100868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