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短,由 Ritter(德国)于 1801 年发现。
英国研究人员Brewster(上述于1833年)、HerschelW Herschel(1845年)和G.Stokes(1852年)研究并发表了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发出的光现象。将这种光现象纳入显微镜的想法来自蔡司的科勒(上文提到的),他于1904年推出了紫外显微镜,并于1908年与西登托普夫制作了原型机。Reichert(1911)是第一家销售荧光显微镜的公司,两年后,Zeiss 由 Lehmann 等人开发了荧光显微镜。两者都是透射显微镜类型,均采用碳弧灯作为光源,照明系统的光学部件由石英制成。
起初,观察的是物质本身发出的自发荧光(初级荧光),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,MHaitingr(奥地利)和他的同事发现了荧光染料,并发现了用这些染料染色的细胞和组织的荧光染色方法。观察产生的二次荧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