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D本质上是一个光学器件,其工作原理与投影仪基本相同,就是将需要显示的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方的透明介质上。
HUD主要由图像生成单元(PGU)和光学显示系统两大部分构成,图像生成单元用以生成HUD输出图像,光学显示系统用于显示图像。
1. HUD:自动辅助驾驶的绝妙搭配
◾伴随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的普及,仪表盘及中控上需呈现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长,从最初的车速信息、警示灯到导航、路况信息、通讯娱乐功能,驾驶员需要频繁低头而失去视野专注、导致安全隐患。HUD(Head-Up Display,抬头显示)应运而生,其将路况、导航、通讯、娱乐功能等信息显示于挡风玻璃或仪表盘上方玻璃,使得驾驶员在保持目视前方的同时获取必要行车信息,极大提升安全性。
1.1 W-HUD为当前主流,AR-HUD为未来发展趋势
◾ HUD历经三代产品,
第一代是C-HUD(Combiner HUD,组合式抬头显示),
第二代是W-HUD(Windshield HUD,风挡型抬头显示),
第三代为AR-HUD(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)。
目前市场以W-HUD为主流,C-HUD被逐渐淘汰,而AR-HUD将是未来的升级趋势。
◾ C-HUD:投影成像载体为驾驶员前方的一块6-8寸的透明树脂玻璃,成像信息包括车速、导航、油耗、温度,多为数字信息,显示形式较为集中且单一。VID(人眼到虚像距离)小于2米,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视线焦点需要在HUD玻璃和风挡玻璃间切换,仍存在安全隐患,因此被逐步淘汰。
◾ W-HUD:投影成像载体为汽车前挡风玻璃,相较于C-HUD,W-HUD显示范围扩大至7-12寸,投影距离增加至2-6米,显示内容增加中控娱乐信息、来电显示、周围路况、天气、行车告警等信息。
◾ AR-HUD:将投射内容、位置与现实环境深度结合,在驾驶员视线区域内合理生动地叠加显示驾驶信息,具备AR实景贴合感。其本质仍是W-HUD,但是FOV更大、VID更远,能够在在更短距离内实现跨车道显示。最重要的,AR-HUD可与ADAS信息深度结合,包括前方预警、交通标志识别、车道偏离预警、车道保持辅助、转向提示、盲点检测、路口和道路名称等。伴随ADAS功能更加丰富,W-HUD难以在2D平面内显示所有信息,AR-HUD将成为自动驾驶的绝妙搭配。
1.2 PGU和自由曲面反射镜是HUD核心壁垒
◾ HU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处理单元将汽车仪表盘、中控数据或车身行车数据、车况信息传输至投射单元,随后投影仪发出图像,经过“反射镜”反射至“投影镜”上,再由投影镜反射至风挡玻璃,人眼看到的是位于眼前2米左右的虚像,使得信息仿佛悬浮于前方道路上。
◾ HUD产品结构包括上盖、光学零件以及图像生成器,光学零件组成光学系统,作用是将投影仪发出的光线经过一系列反射成像到玻璃上。其中投影单元(PGU)、自由曲面反射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壁垒。
◾按照投影单元(PGU)分类,目前HUD投影技术包括TFT-LCD投影、DLP投影、激光扫描投影。
◾TFT-LCD:作为最常见、技术最为成熟的投影技术,成为现阶段主流W-HUD的首选。由于透过背光照明,液晶挡住大部分光、所以亮度不够,且高温稳定性不足,通常仅能达到95°工作温度。
◾ DLP:美国德州仪器的专利技术,相比TFT-LCD性能更佳,由于采用反光镜原理,所以光效更高、照射距离更远、分辨率更高,且工作温度可达到105℃。现阶段成本较高,且更适用于AR-HUD,有望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投影技术。
◾ MEMS激光扫描:成像信息亮度、对比度极高、视场角大,目前受激光器温控影响暂未大规模应用。
◾ 自由曲面反射镜为HUD系统关键光学元件,可消除挡风玻璃的自由曲面造成的成像画面畸变。车前挡风玻璃是一个自由曲面、无对称性,因此将造成成像画面畸变。解决方案是将光学系统中的反射镜也做成自由曲面,将光路与挡风玻璃的光路拟合以此抵消画面畸变。
◾ 自由曲面反射镜加工对设备性能要求极高,传统的球柱面研磨机器难以满足表面精度高且镜面光滑的效果,只有改进的单点CNC机体才能用于自由曲面镜片加工。同时光路设计环节需要配合挡风玻璃进行,具有较高难度。
1.3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40亿元,CAGR达17%
◾ 伴随HUD价格下降,预计行业快速放量,未来五年CAGR为17%。
◾ 预计2025年HUD市场规模达240亿元,CAGR为17%。
1.4 全球市场由外资主导,中国市场华阳集团位列第三
◾ HUD行业外资主导,集中度高,国产厂商崭露头角。
2. 智能车灯: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00亿元
2.1 LED车灯成主流推动车灯智能化升级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00亿元
◾ 汽车车灯对于保证夜间行车安全至关重要,且极大程度影响车体美观。伴随汽车智能化升级,车灯也成为智能化改造的汽车硬件之一。车灯灯源升级经历卤素灯、疝气灯、LED灯三个阶段,未来激光灯有望崭露头角。目前市场上卤素灯、疝气灯、LED灯并存,LED正加速渗透。根据集邦咨询分析,2020年 LED头灯渗透率于全球乘用车达到53.1%,其中LED头灯渗透率于电动车更高达85%。2021年将分别有机会达到60%与90%。
◾ LED车灯是指用LED(发光二极管)作为光源的车灯,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,所以也被称为冷光源。LED灯平均寿命更高、可达3万小时以上,同功耗下亮度更高,发光效率更高、能耗更低,而驱动LED灯汽车在智能化时代成为主流的关键因素则是LED元件体积更小、有利于在有限的车灯空间内进行布局设计,以及其响应时间短、能够快速响应控制指令。
◾ 为扩大夜间照明范围、改善远光灯炫目问题,基于LED灯技术的智能大灯应运而生。智能大灯系统结合智能时代的传感器技术和微控制技术,是基于汽车安全性的智能控制系统。智能大灯由光源、传感器、信号处理电路、传输通道CAN总线、中央处理器、微步距驱动电路、步进电机组成。智能大灯与车载传感器(摄像头)配合,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照明范围、防止远光灯炫目、甚至标志投影等功能,极大提升行车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。
◾ LED车灯可分为标准LED车灯和矩阵式LED灯,矩阵式LED灯根据功能不同分为AFS和ADB。
◾ 矩阵式LED:矩阵式LED大灯原理是将LED分成许多小型LED灯珠,按照照明需求独立控制灯珠开关,以更加精准地控制车灯有选择性地进行照射。矩阵式大灯价格在1600-2000元之间,目前已渗透至10万元级别车型。
◾ AFS:AFS(自适应前照灯系统)在初级的矩阵式LED灯上进行升级,能够使灯光分布根据摄像头、其他传感器所反馈的道路状况、行车状况、天气状况做出调节,使得车灯照亮范围始终覆盖车辆行驶路径。AFS系统主要针对近光照射,均价在2000-3000元之间。
◾ ADB:ADB(自适应远光灯系统)更加强化了车灯的远光灯功能,在大灯内增加挡光片/导光柱,能够覆盖对面车辆的远光灯,保证驾驶视野内不产生炫目。未来ADB系统将加入摄像头、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,可实现投射斑马线等标志、甚至通过灯光投影显示导航路线,成为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一环。目前ADB均价在6000元以上,仅豪华车型配置。
◾ 智能大灯将成为ADAS功能的延伸,伴随ADAS渗透而加速渗透。
目前矩阵式LED灯市场仍以AFS大灯为主,2019年我国AFS大灯渗透率为18%,ADB渗透率仅为1.8%。伴随技术成熟、成本降低,以及汽车智能化普及,智能大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,AFS有望成为中端汽车标配,并在低端车型上加速普及。ADB单套价值较高,主要由豪华车型配置,伴随豪华车型ADAS功能更加丰富,ADB将成为ADAS功能延伸的载体,与中控屏、HUD形成搭配,帮助更好地实现ADAS功能。
◾ 全球汽车智能大灯市场正快速增长,据GMI 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大灯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294亿元),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近64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416亿元),CAGR达7%
2.2 全球市场由外资主导,中国市场华域汽车位列第一
◾ 全球车灯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,CR5达74%,以欧美和日本厂商为主,日本小糸(25%)、意大利马瑞利(14%)、法国法雷奥(13%)、日本斯坦雷(12%)、德国海拉(10%)分列前五。
◾ 同时,全球各大车灯龙头积极响应车灯智能化趋势,对新技术竞争越发激烈,在智能大灯市场同样保持领先。1)小糸于2019年即推出BladeScan技术ADB大灯系统,并搭载于2019款雷克萨斯RX与2021款雷克萨斯LS上;2)马瑞利于CES 2019消费电子展推出第三代Smart Corner照明技术,可集成OEM选择的任意传感器,包括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超声波,以及ADB和DLP等先进LED照明功能;3)海拉于2020年发布SSL 100照明模组,该系统可通过ECU控制102个LED像素的开闭,完全实现数字化。
◾ 华域汽车、星宇股份等国内车等厂商技术实现突破、客户向海外拓展,逐渐走向全球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