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清朝(1636-1912)

溥仪(1906-1967年)

时间:2025/2/8 17:59:51   作者:Leslie   来源:正势利   阅读:73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溥仪(满语:ᡦᡠᡳ,穆麟德:PuI,太清:PuI,1906年2月7日-1967年10月17日),爱新觉罗氏,乳名午格,字耀之,号浩然,英语名称“亨利”(Henry);汗号“哈瓦图猷斯汗”(蒙古语:Хэвтёсхаан),西藏方面尊为“文殊皇帝”,年号“宣统”,后世通称“宣统皇帝”。溥仪正式登基宣统皇帝时年仅3岁,其实权...

溥仪(满语:ᡦᡠ ᡳ,穆麟德:Pu I,太清:Pu I,1906年2月7日-1967年10月17日),爱新觉罗氏,乳名午格,字耀之,号浩然,英语名称“亨利”(Henry);汗号“哈瓦图猷斯汗”(蒙古语:Хэвт ёс хаан),西藏方面尊为“文殊皇帝”,年号“宣统”,后世通称“宣统皇帝”。

溥仪正式登基宣统皇帝时年仅3岁,其实权由父亲摄政王载沣掌握。辛亥革命以后,溥仪被袁世凯强逼退位,故亦有“清逊帝”或“清废帝”之称。 1917年,溥仪被张勋,陈宝琛,王士珍,陈光远,康有为,刘廷琛,沈曾植和劳乃宣各人的支持和帮助下,以谋求短暂复辟但最终失败。 1934年,溥仪在日本支持和帮助下登基成为伪满洲国皇帝,年号“康德”,故又得名“康德皇帝”。

溥仪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十位皇帝,也是大清帝国第十二任和最后一任皇帝,即“清末帝”,被国际普遍承认的“中国最后一位皇帝”,即“末代皇帝”,亦是全世界唯一一位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。


标签:溥仪 

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作者QQ及微信:49922779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末代皇帝溥仪退位(1912年)
相关评论
QQ交流群:120100441    QQ客服:49922779 闽ICP备0100868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