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菲索干涉仪与球面标准镜
在光学计量领域,菲索干涉仪以其共光路的特点,被广泛的用在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中,许多商用干涉仪也选用了这个结构。该类型干涉仪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,从激光器发出的光束,经过分束镜(Beam Splitter)后,照射到准直镜上,准直镜可将光束准直为平行光束,在测量球面元件的时候,平行光束会进入一个球面标准镜,在标准镜的最后一个表面,一部分光束被反射回干涉仪,形成参考波前,而另一部分光束会穿过标准镜,形成一个较理想的球面波,照射在被测元件上。被测球面元件将光束反射,反射回的光路进入干涉仪,形成被测波前,参考波前与被测波前被分束镜折转到相机中,并发生干涉现象,形成干涉条纹,通过对条纹做处理,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球面镜的面形误差分布。
菲索干涉仪测量球面镜原理图
通过以上的光路介绍可以看到,球面标准镜做为干涉仪的一个核心部件,主要有两个作用,一是将干涉仪主机发出的准直光,转换为球面波前,二是做为一个分束器,将一部分光束反射回干涉仪内部,形成参考光,而另一部分的光会穿过去形成测试光。
在干涉仪主机端,有与标准镜匹配的卡口,使用标准球面镜时,只需要将其安装在干涉仪的卡口内,固定好即可。球面标准镜最外端的表面,通常被称为标准面,标准面通常会将4%的光束反射回干涉仪内部形成参考光,参考光束的波前质量,就取决于标准面的面形精度。标准面的面形越好,参考光就越接近于一个理想球面波,相应的干涉仪的测试精度也越高。
2 F数与R数
我们了解了干涉仪与标准镜,那么,针对要测试的球面光学元件,如何来选择标准镜呢?由于标准镜是一个镜头组,所以它的特征也可以用镜头的参数指标来表示,一个最常用的指标就是标准镜的F数。
标准镜F数,定义为标准镜的焦距与入瞳孔径之比。比如说,一个标准镜的焦距是200mm,它的口径是100mm,那么这个标准镜的F数就是2。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,标准镜的F数越小,由它发出的光束形成的光锥张角会越大,在很短的距离内就汇聚了,我们称为“快”。反之,F数大,则由标准镜发出的光束的张角就越小,我们称为“慢”。
对于被测球面镜,同样可以定义一个类似的指标,我们称为R数。
被测件的R数,定义为被测元件的曲率半径与口径之比。R数越小,说明被测元件弯曲程度越大,R值较大,则说明被测元件的曲率相对比较平坦。
3 凹球面与凸球面的测量
球面元件的表面测量,是通过将被测球面镜放置到光路中,并将其曲率中心与标准镜的焦点重合来实现的。下面分别来讨论凹球面的测量和凸球面的测量。
A、 凹球面的测量
通常凹球面的测量光路如下图所示:
凹球面的测试光路
从上图可以看到,凹球面是放置在测试光束的发散部分,光束经凹球面反射后,会原路返回到干涉仪中形成测试波前,参与干涉。为了实现被测球面镜的全口径测量,标准镜发出的光束需要照射并充满被测镜的口径才可以,因此,标准镜的F数需要小于或等于被测镜的R数。否则,将无法实现被测元件的全口径测量。
例如,当标准镜的F数为2,被测镜的R数为1时,表明标准镜发出的光束不够“快”,使得只能照射到被测元件的约50%的区域。当标准镜的F数,小于被测镜的R数时,则可以实现被测镜的全口径测量,此时电脑屏幕上干涉图的大小,会小于CCD相机的幅面大小。例如,当标准镜F数为5,被测镜的R数为6时,此时可以实现被测镜的全口径测量,干涉图的尺寸将会是像面尺寸的5/6,也就是约88.3%的比例。当然,具备变倍功能(Zoom)的干涉仪,可以通过调整倍率,来实现将88.3%的部分图像充满相机的全口径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高精度的球面样品测试,一般要求球面标准镜的焦距与样品表面曲率半径差异不能太大,也即F数与R数差异不能太大,应尽量保持在五倍之内。过大的差异会带来额外的非共光路误差,对高精度测试造成影响。
B、 凸球面的测量
通常凸球面的测量光路如下图所示:
凸球面的测试光路
当被测球面是凸球面时,它需要放置在测试光束的汇聚部分,这样才可以实现光束的反射。与凹球面镜不同的是,为了实现凸球面的全口径测试,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,一是标准镜的F数需要小于或等于被测镜的R数,二是标准镜的标准面到焦点的距离,必须大于被测凸球面的曲率半径。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,才可以实现凸球面的全口径测试。
以下面的图为例来说明这个情况:
F数小于R数,焦距小于被测镜曲率半径
在上图中,标准镜的F数是小于被测凸球面的R数的,然而,标准镜的焦距不够长,以至于无法满足被测镜的曲率中心与焦点重合的条件,即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被测镜,从而无法实现被测凸球镜的测量。
F数大于R数,焦距大于被测镜曲率半径
反过来,在上面的这个图中,标准镜的焦距足够长,从而满足了被测镜的曲率中心与标准镜焦点重合的干涉条件,然而,标准镜的F数大于被测镜的R数,所以只有一部分的被测镜可以被测量到,无法实现全口径测量。因此,只有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,才可以实现凸球面的全口径表面测量,合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:
F数小于R数,焦距大于被测镜曲率半径
C、 特殊应用的标准镜
为了实现对参数比较特殊的球面元件做测试,可以设计特殊的标准镜来完成。例如,当被测凹球面的曲率半径非常长的时候,选用常规的标准镜来测试,会使得干涉图在相机幅面上的占比区域非常的小,不方便测量和评价,此时,可以设计发散光的标准镜,用来发出发散光,可以直接投射到被测凹球面上,缩短了干涉腔长。此时的标准面会是一个凸球面,此类的标准镜光路如下图所示。
用来测试长曲率半径凹球面的发散标准镜
同样的,针对曲率半径非常长的凸球面,可以设计长焦距的凹面标准镜,来对被测元件做表面测试。
4 结语
通过本文的阅读,我们对菲索干涉仪的原理和干涉仪标准镜的功能有了详细的了解。为了测试不同参数的球面元件,本文介绍了标准镜F数和被测元件R数的概念,并从凹球面镜的测量和凸球面镜的测量两个方面加以阐述。为了实现元件的全口径测试,对于凹球面而言,标准镜F数只需小于被测镜R数即可。而对于凸球面元件,标准镜不仅需要满足F数小于R数,还需满足焦距大于被测凸球面的曲率半径的条件,本文还对特殊应用的标准镜做了介绍。相信通过本文的阅读,大家会对球面元件的面形测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,有句话经常被提及,只有可以测量它,才可以将它制造出来,因此,测量是元件制造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,在此方面的积累,也是非常有必要的。